作者:贝塔好吃狗
发布日期:2020-08-15 17:00:07
阅读量:
春末夏初时节,最早的青蒜收获了。人们把一头头蒜编成辫子,长长的一大串,挂在房墙门口。吃蒜的时候,从下往上一头头拽,到年底正好吃完。
吃蒜,有些人不怕辣,用手指掰出蒜瓣来,直接塞进嘴里嚼,就着干粮咽下去。更多的时候,人们还是用蒜当做菜的配料。比如调凉黄瓜。两根黄瓜洗净,用菜刀一拍一切,放入盘子里,再把各种材料放进去。这时候即便材料再多,如果没有加入蒜,黄瓜菜也是不好吃的。掰几粒蒜瓣,可以切碎了放进去,但最好还是加入捣碎的蒜泥。

家乡人把捣蒜称作是“砸蒜”,把捣蒜罐称作是“蒜臼子”。捣蒜泥的时候,把五六粒蒜瓣放进一个陶罐里,加入一些盐粒,据说是防止蒜瓣蹦出来,再用一把圆头的木杵――蒜槌子捣来捣去,不久,蒜瓣逐渐破碎,然后就变成黏糊糊的蒜泥了。底部的蒜泥里加入一点清水和匀,再倒进黄瓜菜里,加入香油、芝麻酱调好,就是一道可口的美餐了。
三十里铺我家有一个老蒜臼子,打我记事的时候就有,估计是姥爷或者老姥爷那时候留下来的,差不多有上百年历史了。它不是陶制的,而是用一块整石头凿成的,口开得很大,显得十分笨重。记得早先还有一个原配的蒜槌子,木头很坚硬,一拃多长,上面刻着一道道花纹,挺精致的。后来,可能用的时间太久了,蒜槌子头顶逐渐开了裂缝,蒜泥经常塞进去剔不出来,没法用了,父亲就用梨木重新做了一个,也比较好用,只是比较粗大,笨重了不少,没有原来那一个精致好看。
因为这个蒜臼子底浅,开口比较大,所以每次砸蒜的时候,蒜瓣很容易蹦出来,需要用一只手捂着,另一只手握着蒜槌子转着圈砸蒜。用蒜臼子砸蒜,也有一定的技巧。那时候,父亲埋怨说姥姥砸得蒜太辣,不敢多吃。我仔细看了看,发现姥姥砸蒜的时候,下手特别“狠”,而且砸一个蒜瓣碎一个,蒜瓣在里面几乎来不及动弹就成泥了。其他人砸蒜却不行,砸得慢,用力小,蒜泥也就没有那么辣。
我家的蒜臼子由于是整块石头做的,虽说十分笨重,却坚固耐用,多少次从炕上或者桌子上掉到地下,都没有摔坏一点,更甭提摔碎了。不但如此,它经常还被用作锤子或者砧石,砸过钉子之类的铁硬东西,也被锤子和斧头砸过,这么多年来,一直完好无损,从而得以保存了下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《石头蒜臼子图片》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我们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